【媒體關注】【新華網·聚焦高質量發展】創新引領:西部工業重鎮的涅槃之旅
近日,新華網聚焦高質量發展欄目組走進陜西寶雞,以“喚醒歷史文脈,煥活產業動力”為主題報道了陜西寶雞繼古開今謀振興的特點亮點做法,秦川集團作為我省數控機床產業鏈“鏈主”單位,近年來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,受到新華網等中省媒體高度關注。
創新引領:西部工業重鎮的涅槃之旅
位于寶雞市金臺區的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內,24孔青磚砌筑、天圓地方的長廊縱橫交錯。在這里,一張張老照片、一件件老物件,無聲訴說著民族實業抗戰救國的歷史。
1938年8月,為躲避日軍轟炸,申新紗廠等15戶企業開始從沿海地區內遷寶雞。其中,申新紗廠共建設全長1.75公里的窯洞車間,僅在1939年到1945年期間,就生產6.2萬噸棉紗、43.2萬匹棉布。
因工業而興,由抗戰而起。在隨后的 “一五”和“三線建設”時期,國家在寶雞布局建設了一大批重點工業項目,奠定了寶雞西部工業重鎮的基礎。
寶雞被譽為“中國鈦工業的搖籃”,全國65%的鈦材都產自于此,年產值超過600億元。圍繞創新能力提升、延鏈補鏈強鏈等六大工程,寶雞鈦產業詮釋了工業經濟的“蝶變”密碼。
1965年,為滿足國防軍工和尖端科技發展需要,寶鈦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如今,集團構建起從海綿鈦生產到鈦熔煉、精深加工和裝備設計制造的全產業鏈,是中國鈦產業從無到有的奠基者與領跑者。
“我們持續連接‘斷點’、打通‘堵點’,在上游以擴能項目帶動原料保供,中游以鈦產業產品加工制造為核心,下游以智能化信息化提升大型特材非標裝備生產效能,2023年鈦產品產量達3.49萬噸,同比增長1.92%。”寶鈦集團企業管理運行部副主任曹震說,寶鈦已突破鈦加工領域多項關鍵技術,建成專業化返回料回收處理生產線,實現10余種鈦合金返回料循環利用,助力工業創新綠色可持續發展。
為了將鈦產業的“版圖”不斷擴大,寶雞打出了一套涵蓋園區建設、人才引進、平臺建設、校企協作的政策“組合拳”。如今,600余家鈦及鈦合金等稀有金屬生產加工和貿易企業“集群式”落地寶雞,在細分賽道上研發新工藝新技術,鑄“鏈”成“群”,帶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。
不斷夯實制造業“存量”優勢,增強“向新”發展動力,放大產業集聚“磁力”。進入新時代,寶雞扭住創新“牛鼻子”,工業經濟活力和核心競爭優勢持續攀升。
高檔數控機床具有基礎性、通用性和戰略性等特征,是現代化工業體系的基礎和核心。作為陜西省數控機床產業鏈“鏈主”企業,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牽頭創建智能機床創新中心,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,致力于攻克國產齒輪加工機床、高端五軸加工中心,高精度工業機器人減速器等關鍵核心技術。
走進秦川機床的工業機器人減速器數字化車間,組裝好的減速器一字排開,正在恒溫、恒濕的環境下進行扭振試驗、加速疲勞試驗等,對多項效能指標進行長時間可靠性測試。
生產高端RV減速器是實現高端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關鍵步驟。據秦川機床副總裁劉耀介紹,集團科研人員持續優化關鍵設備與加工工藝,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協力攻關,在突破中低端工業機器人量產瓶頸后,不斷優化高端減速器的可靠性、效率和精度,減速器整機主要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。
今年一季度,寶雞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.5%,104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較上年同期增長7.3%,“專精特新”及小巨人企業增至165戶,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。
目前,寶雞已形成鈦及新材料產業集群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、優勢裝備產業集群、特色食品產業集群等四大優勢產業集群,先進制造業正在有力支撐引領寶雞經濟高質量發展。